價值被低估的竹漿生活用紙
我國利用竹纖維造紙歷史悠久,據記載已有1700多年歷史。那時已開始利用嫩竹,經過石灰腌料,制造文化用紙。竹類紙與皮類紙分別為中國手工紙的兩大類。后來造紙技術在唐代逐漸傳至國外,現(xiàn)代制漿造紙始于19世紀,以后傳入中國。造紙原料由韌皮纖維擴大到草類,再發(fā)展為木材等。
我國是一個農業(yè)大國,森林覆蓋率低,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少(居世界121位),因此,多年以麥秸、稻桿、蘆葦等速生植物纖維作為造紙原料,即使到了二十世紀后期,這類原料生產的生活用紙產品還是中國市場的主力軍。運用這類原料生產的生活用紙,主要是能做到取材容易,設備要求不高。但這類原料纖維短、易漂白,但污水治理難度大、產品質量低、經濟效益也差。在過去的很多年里,老百姓消費層次較低,物質極不發(fā)達,全社會處于重經濟發(fā)展輕環(huán)境保護的時代,以麥秸、稻桿、蘆葦為原料的這類造紙企業(yè)還具備一定市場與社會的生存空間。進入二十一世紀,中國經濟進入快速發(fā)展通道,人們生活水平以及居家環(huán)境得到了空前的發(fā)展,為生活用紙制造裝備、原料、品質的提高帶來了歷史性的市場機遇,以木材為原料的生活用紙造紙裝備與技術全面進入中國市場,特別是木材制漿得率高、雜質少、白度高、成品強度大;但制造漿紙消耗巨大的木材不利于對環(huán)境的保護,特別是中國制造商過分追求產品品質或產品強度,對生長周期長的針葉林制造高品質生活用紙的依賴度越來越高。國內四大生活用紙品牌,只有外資金紅葉紙業(yè)擁有制漿基地,國內生活用紙企業(yè)如恒安集團、維達紙業(yè)和中順潔柔都沒有制漿基地,唯有靠進口木漿抄造中高檔生活用紙,在四大生活用紙品牌的強力推動下,中國生活用紙的原料、工藝水平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,產品品質真是做到了趕英超美,開啟了一場中國生活用紙的奢華盛宴。
記得2004年5月的某一天,我作為一名品牌戰(zhàn)略管理培訓班的學員,在課間與培訓老師的助理閑聊,當她得知我來自于國內生活用紙企業(yè)時,她告訴我美國的手帕紙多好多好,并即刻在包里面找出她美國之行購買的“Kleenex”,并拿出里面的紙巾向我展示來自美利堅合眾國的產品,作為辦公室里面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生活用紙產品的我,自然對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張紙巾產品的品牌很熟悉。我拿過她遞給我的紙巾看了看,告訴她這個牌子在中國也有,但是在中國叫“舒潔”,這個品牌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北京、成都、深圳銷售比較好。也許是職業(yè)毛病開始發(fā)作了,我拿出了我所在公司的產品、國產“舒潔”和“Kleenex”開始對這位美麗的助理做產品品質盲測,結果是我所在公司的產品,盲測得分第一,這一結果讓這位助理大感意外,同時也讓我有點揚眉吐氣的得意。然而,冷靜過后帶給我的是另外一層的思考,難道真的是我們比金佰利的生產原料、制造裝備、技術工藝更高一層嗎?或是我們更有經濟能力消費更加優(yōu)質的產品?顯然都不是,那作為一次性的日常生活用紙產品真的需要那么奢侈。之后的幾年,我始終無法較好的回答這個問題,我只能一遍一遍的告訴自己,我們中國木材資源貧乏,只有用進口木漿生產高檔生活用紙這一條路。近年來,隨著我對中國生活用紙企業(yè)、原料以及市場狀況等更加深入的了解,特別是對竹林資源,竹纖維造紙的進一步認識,我認為竹纖維制造生活用紙的價值一直被嚴重的低估了。
自恒安、金紅葉、維達、中順潔柔四大家族崛起以來,100%原生木漿制造的生活用紙已經成了高檔生活用紙的代名詞,四大品牌對消費者的不斷教育也越來越強化了這一產品概念,最近甚至還有品牌打出了“100%進口木漿”作為產品賣點。雖然100%原生木漿制造的產品很好,但是也不代表其它漿種生產的產品就沒有優(yōu)勢。很可惜的是有些竹纖維生活用紙企業(yè)沒有能夠充分的認識到自己產品的優(yōu)勢,反而盲目的仰望生產木纖維生活用紙四大品牌,還有部分竹纖維生活用紙企業(yè),他們明白且認識到了自身產品的優(yōu)勢,但并沒有將自身的產品優(yōu)勢做到極致,沒有讓營銷人員、經銷商、消費者明白其中的優(yōu)勢,沒能將產品優(yōu)勢轉化為銷售力,沒有能很好的運用產品特點,而知識最大的價值在于應用?v觀四大品牌,由于他們沒有竹漿資源,所以會大力推廣木漿產品,鼓吹木漿生產出的產品是一流的也很正常,所謂在哪個山頭唱哪首歌。那擁有竹纖維資源控制權的企業(yè)為何不能合力宣傳竹纖維生活用紙產品呢?
- 上一篇:化整為零綠色包裝嚴峻形勢下的綠色革命 [2015/5/6]
- 下一篇:廣東淘汰200萬噸包裝紙產能5月華中、華南恐再掀“漲價潮” [2015/5/6]